时下,旅游已成为一个红红火火的产业,也成了一个热门话题,但仍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。
《读者》杂志的“言论”栏目曾有这样一则内容:
“上车睡觉,下车撒尿;景点拍照,回来啥也不知道。
———一市民黄金周出游回来之后这样揶揄自己。”
旅游本是一件快事,结果却弄得乘兴而去,败兴而归。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,除了一些外在的因素,与旅游者自身也有很大的关系。那么,旅游到底游什么,怎么游呢?
多年以前,林语堂先生在其《论游览》一文中就提醒我们,应当提防种种不成为旅行的假旅行。先生的告诫,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迪。他大致为我们归纳了以下几种“假旅游”:
一是为了“改进心智的旅行”。先生认为:“这种改进心智的旅行无疑地是做得太过度了。我不相信一个人的心智能够这么容易改进。”心智当然是应当改进的,但不应该放在旅游的时候。至少,旅游是应该让心智休息的,否则,会成为本来轻松旅行的不应有的累赘。继而,先生进一步指出,“这假旅行的观念造成了所谓旅行向导。这种向导是世界上最难令人容忍的,饶舌的好管闲事者”。现在,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,导游挥动着红、黄、蓝、绿等各色小旗,带着一大帮人,在旅游景点匆匆来去,或在某个墓碑,某座铜像之前,介绍某某生死年月,结婚年岁,妻子姓名之类。成人们在其演讲之下,变成了一群小学生,甚至有人勤奋好学地做笔记……先生说:“这种无聊的学问会把旅行的乐趣破坏净尽。”
二是“为获得谈话资料而旅行,以便日后有话可说。”为了这些资料,每到一处,游客们便举起相机频频拍照,以为纪念。在杭州虎跑,当然是举杯喝茶的姿势为佳,但并不在意茶的味道;在苏州寒山寺,是想尽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