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蒙古文化遗产资源的特色与优势

作者:未知 更新时间:2014-10-03 来源: 【字号: 】 浏览
[导读]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,多山地、草原、沙漠的自然环境特点,加之人为干扰较少,使得地上、地下文化遗存大部分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。所以,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保存完整、种类丰富、精品迭出。

 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,多山地、草原、沙漠的自然环境特点,加之人为干扰较少,使得地上、地下文化遗存大部分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。所以,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保存完整、种类丰富、精品迭出。特别是近几年,内蒙古自治区重要考古发现不断出现,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成绩斐然,现已形成具有民族与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体系,彰显着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发展的强势与巨大潜力。

内蒙古正蓝旗羊群庙遗址出土的石雕像

  1972年,和林格尔县盛乐古城南发现的小板申东汉壁画墓,发现保存完好的壁画46组、57幅、榜题250条,是目前研究东汉庄园制度最为完整的实物资料。1986年,奈曼旗青龙山发掘的辽陈国公主墓,出土3000多件(组)金、银、玉质地的珍贵文物,其中金属面具、银丝网络以及璎珞、琥珀饰件堪称辽代文物之奇珍。陈国公主墓的考古发掘,被评为“七五”期间全国重要考古发现。1992年,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发掘的耶律羽之墓,墓内出土了大量金银器皿及五代时期的珍贵瓷器,其中鎏金錾花银罐、盘口穿带白瓷瓶最为名贵。1994年,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发现一座辽代贵族墓葬,墓室内发现了大面积精美的壁画,主要有《贵妃调莺图》、《织锦回文图》、《高逸图》、《降真图》,壁画题材丰富,对于研究辽代的绘画艺术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。2003年,通辽市吐尔基山再次发现一座保存完好的辽代贵族墓葬,墓内出土有精美的彩绘木棺,棺内墓主人身着十层华丽的丝织衣物,伴出有金牌饰、金耳饰、金手镯及成串铜铃等,另外

  • 上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下一页
  • 更多
    关闭窗口】【我要打印